動態訊息

「高雄市如何建立成為青年創業之都」公聽會

文章發布日期:2017/2/18 / 高市議壇NO.12

  由於景氣低迷、勞動條件低落,使得部分年輕人想透過創業實踐理想、改善薪資,但創業並非保證成功,如何建立創業窗口及輔導制度,以協助青年提升創業成功率,是政府亟需重視議題。高雄市議會於1月23日舉行「高雄市如何建立成為青年創業之都」公聽會,由陳麗娜議員主持,並邀請學者專家給予建議。

  青年創業之路艱難,需要政府的協助。陳麗娜議員舉金鑽及凱旋夜市為例,這兩個夜市開幕時吸引許多年輕人投入資金創業,但由於夜市商品同質性高,造成不少年輕人創業失敗、血本無歸。她期待市府善用資源輔導青年開店、融資、推出差異化商品,以提高創業成功率,打造高雄成為青年創業之都。

  雖然市府提供有小蝦米貸款、R7創客空間等服務,中央也有推出諮詢輔導與相關課程,但資源並無統一窗口。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龍仕彰副教授認為市府應整合中央資源,為青年創業服務規劃短期、長期目標;短期要先建立創業相關指標,長期則必需結合產、官、學持續挹注資源。

  義守大學李樑堅副校長也認同龍仕彰副教授的看法,並建議創業資源可以整合在同一個網站窗口,使創業者可先在網上評估自己的專長與特色,再尋求相關資源作媒合。由於創業一定有失敗的風險,故除了看得到的資源外,市府也應推出心理輔導的服務,以增加青年挫折容忍度。

  和春科技學院陳建隆主任秘書說,大四學生畢業後,大部分皆是尋求任職,少部分則想進行創業。雖然在求職方面,市府與學校有推出媒合服務,但在創業上卻沒有,建議市府也要串連學校作資源整合,讓應屆畢業生能方便取得資源。

  創業是一條辛苦的道路,市府推出貸款鼓勵青年創業,但失敗的風險卻是由青年自己承擔。義守大學吳裕文教授認為,市府要翻轉過去對於青年貸款的態度:從投資的角度,而非貸款的思維。若市府以股東的身分督促及輔導其創業,若有幸創業成功,變成台灣新創產業的龍頭,政府也能從中獲利。

  創業成功之後,後續還有許多法律及產業轉型的考驗,才能達到永續經營。正修科技大學鄭舜仁副校長以自身做過的中藥事業為例,當初創業成功以中藥研發出健康食品,卻引來市府質疑商品的屬性,並告誡廣告時不能聲稱具有療效。他建議予與創業者法律協助,以及創業沒落後的轉型諮詢。

  國民黨高雄市政策中心賴正宏主任則表示,高雄有中鋼、中油等重工業及石化產業,市府應該先確認高雄產業定位,再以既有的基礎下協助青年創業,以提高創業的可行性。

  天下為公團隊召集人敖博勝也贊同賴正宏主任的意見,表示要先定位大型產業,帶動下游廠商的活躍發展、給予青年成功的創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