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

啟動特定區 建構產業居住生活圈--「產業進駐,生活圈進駐呢?─檢視科技廊道的宜居生活機能」公聽會

文章發布日期:2022/7/22 / 高市議壇NO.77

近年來半導體大廠決定進駐高雄,產生磁吸的產業聚集效應,就業人口也勢必大增,然而園區周邊相關的生活機能是否相對提升,高雄市議會於今(111)年6月23日由陸淑美副議長舉辦「產業進駐,生活圈進駐呢?─檢視科技廊道的宜居生活機能」公聽會,學者提出比照南科特定區計畫,開發特定區建構產業居住生活圈。

首先,陸副議長開場提到,去年台積電11月要來高雄設立晶圓廠,另緯創資通、三元能源、德商默克集團等紛紛到高雄設廠,逐步建構起南臺灣的S科技廊道,市民對於這些大廠的進駐一時之間的感受並不強烈,但對房價和物價的起伏卻超有感。高雄市政府應超前部署園區周邊的公共設施,她以橋頭為例,橋頭新市鎮幾年來進駐了數千居民,但公共設施無法滿足新市鎮的需求,當地里長對市府也有所抱怨,高雄市宜居城市喊了10多年,但高雄市人口卻往下滑,盼高雄市在成為科技大城的同時,也能成為幸福宜居的家園。

會中林欽榮副市長表示,市府為迎接產業進駐做好準備,岡山社會住宅下月動工,另針對路竹等地進行都市計畫通盤檢討,改善原縣區容積率低於市區的問題。

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郭瑞坤教授建議市府比照南科特定區的計畫,以開發許可浮動分區的方式,不僅提供園區周邊生活服務機能,同時加速建構產業及居住生活圈,更能減輕市府開發的壓力。而特定區的位置可規劃於國道1號至國道3號之間,台17線可作為北高雄農漁休閒觀光的軸線。

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劉廷揚教授對於科技大廠的進駐,建議市府採取各種措施讓北漂的人才回到高雄,減輕企業徵才的壓力,另應設立實驗中、小學以解決園區員工子女就學的需求。

對於產業與生活圈同時進駐,高雄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楊雅玲副教授則分析,科技業的到來將產生新中產階級,生活圈之於他們相對重要,她認為達到創意城市指標具重要性,以歐洲為例,閒置空間與老舊區域透過創意導向的再生,有助於生活圈的形塑與重整。

義守大學李樑堅副校長針對6所大學應屆畢業的大學生、碩士生600多位調查,高雄產業發展雖可吸引北漂中漂回來,但年輕人在購屋壓力下裹足不前。他也提到半導體產業薪水高,衝擊現有的傳產找不到人才,市府也應考量鋼鐵、石化等產業與科技業均衡發展。

中華民國工業協進會蔡圖晉理事長則認為,高雄的供電與供水要自給自足,建議區內興建美濃水庫。

大高雄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洪光佐理事長提出,讓產業園區員工定居於舊城區生活的便利性,他指出岡山舊城區巷道不通暢、生活環境不夠理想,再者原縣區容積率過低,興建成本高也導致房價必須拉高,使得許多建設公司不願意開發舊城區。另外高鐵橋下台39線道應加速開發,打通臺南與高雄的交通幹道。

最後,陸副議長表示,逐步成形的S科技廊道為高雄創造數千億元的產值,帶來數萬個工作機會,是高雄蛻變的新契機,期待相關公共建設一併到位,創造高雄美好生活圈,真正實踐宜居城市的願景。

 

主持會議的陸淑美副議長認為逐步成形的S廊道,其相關公共建設也應一併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