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

建置完備的無障礙APP 對使用者更友善--「如何建構對身心障礙者友善的高雄」公聽會

文章發布日期:2021/11/29 / 高市議壇NO.69

  日前臺南市發生公車司機對輪椅族不友善事件,也凸顯無障礙設施與環境是否完備的問題。高雄市議會11月9日舉行「如何建構對身心障礙者友善的高雄」公聽會。主持人陳麗娜議員主張,市府應儘速建構適合且統一的APP, 提供身障人士更有尊嚴且便利的友善環境。

  公聽會邀請學者專家、民間團體與公部門共同探討高雄如何打造無障礙的友好城市。主持人陳麗娜議員表示,無障礙的環境並非只限特定身心障礙或行動不便者使用,如何打造更友善的使用環境,有賴市府積極執行與改善,她特別要求社會局應建置高雄服務身心障礙者的APP,有效統整市府各局處的身心障礙服務的資訊,提供需求者更大的便利性。

  國立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李銘義副教授建議:社會局應針對身障者日常生活的需求盤點公布於網站並研討APP設置的可行性,且要求資訊中心協助社會局APP的建置工作。

  嘉南藥理大學社會工作系曾淑芬副教授建議朝資源共享角度做起,例如:社會局推福利社區化,建議高雄市也能推動通用設計無障礙示範區,利用獎勵獎助去激發創意與設計,融合各方意見,建構更好的環境。

  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研究所盧圓華特聘教授表示,推動無障礙環境首先必須了解身心障礙者類別與行動軌跡,以及多元障礙別,並認為應重視通用設計以及無障礙設施建置與後續維管,同時納入公民監督參與。

  對於無障礙友善環境的期許與建議,現行法規仍有許多未完備的地方,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辛翠玲教授期待市府以優良的行政與政策彌補法規制度的不足,也希望議會能有效監督,協助市府共創友善的無障礙環境。

  實踐大學高雄校區休閒產業管理學系洪緯典助理教授認為打造友善的無障礙環境應是長期的推動而非短期的執行,建議可加強產官學的互動,共同為身障者關懷而努力。

  國立高雄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學系潘明珠副教授表示,永續觀光應是照顧特殊族群與每個人的休息與休閒以及行動自由的權利,期盼透過各局處的努力,逐步滿足所有群體的觀光休憩及日常生活上的各項需求。

  高雄市脊髓損傷者協會潘海義總幹事指出,目前社會局辦理「高雄市友善營業場所」,但環境訪視員向店家輔導時卻發現店家恐因房子為租賃或費用問題,無法改造完全的無障礙空間,盼能提供誘因,以利輔導更多店家成為友善營業場所。

  社團法人台灣無障礙協會陳功軒理事指出,私人停車場繳費有高低段差,使得身障者需等待路人協助,期盼市府可針對此問題進行全面勘檢。

  輪椅夢公園推動聯盟呂嘉儀營運長期盼市府能針對全市的無障礙設施景點、廁所等設施進行普查盤點,並告知相關協會進行宣導。也提醒無障礙旅遊線的規劃應考量使用率及普及率,期待市府透過APP的開發,打造對身障者與高齡長輩等族群更友善的空間。

  社團法人臺中市山海屯脊髓損傷協會高士庭專案人員希望市府可施行公車教育訓練,讓司機親身體驗,同理身障者上公車的感受;還有高雄的旅館飯店缺乏無障礙房間的資訊且數量稀少,期待市府透過相關APP的開發,提供多元的資訊,使身障者與長輩規劃旅程更加便利。

  要推動無障礙觀光,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脊髓損傷者聯合會方怡靜監事建議無障礙公車能增加班次並完善路線,同時也希望無障礙計程車能訂定收費標準,以免使用者有被多收費用的情況。另外,高雄缺乏輪椅棒壘球場地,盼市府或議員能協助媒合場地,增加身障者參與活動的意願。

  財團法人脊髓損傷社會福利基金會柯騰皓訪視專員指出,人行道因變電箱的設置,造成1米5無法行人雙向通行及高低段落差容易造成使用手推輪椅族群摔倒。此外,機車占用騎樓停放及騎樓斜坡段落差待平整等問題,亟需市府改進。

  社團法人高雄市多重殘障協會謝宗彬常務理事期盼市府依「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至少每五年舉辦身心障礙者之生活狀況、保健醫療、特殊教育、就業與訓練、交通及福利等需求評估及服務調查研究,並推動小組委員會,每季推動做滾動式調整,而非等檢舉或投訴才有動靜。

  內政部營建署無障礙生活環境業務督導委員、社團法人台灣揚善社會公益服務協會金桐執行長表示,無障礙的環境應針對細節更加重視,而通用設計目前缺乏法源依循,同時建議新購入公車應儘量採低底盤公車,對有需求民眾服務能更友善。

  最後,陳麗娜議員表示,應給予身障人士如同普通人一般的權益,期待市府從交通、休閒觀光等方面進行改善,建立更友善的無障礙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