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

「高雄石化社區治理」公聽會

文章發布日期:2019/5/23 / 高市議壇NO.39

  高雄縣市合併後,鄰近都市區的仁武區人口快速提升,但在仁武、大社區境內有多間石化工廠,在地居民時常聞到異味,而空汙監測儀器也多次測出致癌性空氣汙染物,造成居民的不安。高雄市議會關心空汙議題特於4月19日上午舉辦「高雄石化社區治理」公聽會,由吳益政議員主持、高閔琳議員列席,邀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與市府相關局處一同探討汙染社區的空汙監測與管制,及如何促進石化汙染社區的環境品質。

  吳益政議員表示,空氣與生活息息相關,透過公聽會讓仁大工業區的居民、關注石化汙染議題的民間團體、學者專家與公部門一起探討,讓熟悉地方生活環境的在地團體參與公聽會的討論,能為自己生活的社區發聲,達到公民參與的意義,更能有效改善在地的生活環境。

  國立政治大學杜文苓教授建議市府參考美國南加州空氣品質管理局(SCAQMD)於1997年開始執行的環境正義(Environmental Justice)計畫,以保障所有居民的健康,提升社區空氣品質。杜教授也期盼市府能建置嚴謹的監測系統規範,並將監測結果上網公告,保障民眾知情權,而在討論的過程中,盼望有更多的公民參與,讓民眾也能了解攸關自身健康風險的課題。

  過去就不斷呼籲政府應針對丁二烯、苯、環氧乙烷、丙烯腈等致癌風險染物要求廠商進行減量,並進行有效控管的地球公民基金會王敏玲副執行長也提出五大訴求:一、希望經濟部輔導仁大工業區工廠轉型成低汙染工業;二、環保署應嚴格管制有害空氣汙染物;三、環保署與地方環保局一同分析空氣品質監測調查數據,找出汙染源,儘快對症下藥;四、呼籲環保局派員進駐仁大工業區強化稽查;五、防制汽電共生廠繼續製造空汙。

  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 Kim Fortun教授肯定公聽會的舉辦,讓民眾能夠一起關心高雄環境議題。她建議可學習美國休士頓,在汙染地區收集數據後,畫訂出「最糟情況圈」,找出汙染最嚴重區域,優先進行改善,以減少環境對於民眾、孩童的健康威脅,也期待市府單位加強合作,與地方居民一同加強環境監測能力,並完善知情權法規,讓大眾都能參與其中,同時了解工業汙染社區所面臨的風險,降低環境災害的發生。也呼籲政府不應只看中GDP的成長,而無視環境及健康議題。

  大社環境守護聯盟代表陳凱婷也提出訴求,希望政府儘快完成大社工業區特種工業工廠遷廠及降編低染乙種工業區的承諾,還給居民一個安心生活的環境,也不用為了下一代的健康而煩惱。

  國立中山大學邱花妹助理教授表示,大社工業區已存在約半世紀,過去未設想的問題如今也一一浮現,她期盼能全面提升環境監督治理能力。除了呼籲市府增加空氣品質監測點及設備外,也希望所有調查的數據都能公開透明,保障民眾的知情權。並期待NGO團體、在地居民、學者專家、政府都能一起來守護環境,議會也善盡監督角色,催生空氣汙染自治條例的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