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

「五甲國宅大變身:體檢、拉皮、都更、社宅」公聽會

文章發布日期:2017/4/21 / 高市議壇NO.14

  鳳山五甲國宅是目前全台灣最大的國宅社區,這些公寓自民國68年興建以來已經將近40年屋齡,老舊雜亂的景觀與鄰近即將完工美輪美奐的衛武營兩廳院形成強烈對比。為解決五甲國宅社區的老舊和居住安全問題,高雄市議會於106年4月13日舉行「五甲國宅大變身:體檢、拉皮、都更、社宅」公聽會,由李雅靜議員主持,並邀集府會官員以及各界學者專家與會。

  由於改建五甲社區目前遇到最大的問題在於社區民眾尚無法凝聚共識,甚至連管委會都難以成立,因此義守大學李樑堅副校長提出建議,可以先舉辦研究計畫讓民眾看到改建的願景,另外衛武營兩廳院也要持續辦理文創活動、休閒及文教設施,拉進鄰里長和社區發展協會的力量,再來則是多主動召開社區公聽會凝聚社區共識。

  而高雄市立空中大學法政系李福隆系主任也提出建議,在凝聚社區共識方面可以結合空大的力量,鼓勵當地鄰里長、社區發展協會成員至空大選讀社區營造相關課程,讓社區的領袖人物實際看到社區改造的獎勵辦法、資源,並透過課程直接動手進行局部社造,只要一動手就很容易帶動社區正向循環,凝聚共識。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黃忠發學務長則建議以行政干預讓管委會成立,並分析管委會無法成立的最大原因,為原高雄縣時代,居民對國宅維修都習慣依賴縣府處理,縣市合併後此現象依然延續,導致社區民眾對成立管委會的需求低落。若運用策略先讓部分區塊成立管委會,之後用相互比較的方式,應可引導全部五甲社區成立管委會。

  至於對五甲國宅日後的重建規劃,專家學者也提出許多創新看法。其中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洪富峰副教授認為,站在文化保存的立場上,國宅文化有可能成為眷村文化第二,而身為全國最大的五甲社區將成為重要的文化指標,可號召全台藝術家進駐,讓年輕人進駐並活化使用。

  此外,高雄市建築師公會麥仁華理事長更進一步建議都發局可以把衛武營兩廳院與大東、流行音樂中心、美術館、文化中心、駁二相互串連,形成一個六大藝術區的演藝廊道,並運用藝術能量引導社區進行生產、生活、生態的社區,如可以在屋頂架設光電設置,把屋頂改建成為綠地,甚至表演空間,讓社區成為一座充滿藝術能量的產業聚落。

  大高雄不動產開發商業公會洪光佐常務理事認為可先用微型都更作一個示範點,吸引居民起而效尤。另外這邊第一代住戶的年紀都已經60歲以上,但社區大樓幾乎都沒有電梯,若能有社區優先都更裝設一台電梯,馬上就能引起其他社區居民對改建的重視與共鳴。

  對五甲社區的發展潛力,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李振榮助理教授也表贊同,甚至強調只要市府有決心,五甲社區也可以蓋一棟媲美台北101的大樓。

  出身五甲社區的李議員在聆聽各方意見之後,呼籲市府研考會儘可能展開調查研究計畫,把社區與周邊文化資產,以及未來的發展願景進行彙整,讓都市發展局在日後規劃發展時能有所依據。同時也建議市府可以先帶入公部門或是民間力量,用示範點的方式先行改建或微型都更,如針對道路、植栽做綠美化,把社區亮點做出來,讓居民形成正向發展的共識,才能突破目前連管委會都難成立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