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

校園閒置空間多元應用公聽會

文章發布日期:2018/10/31 / 高市議壇NO.32

  多年來許多學校因少子化問題衍生出閒置校舍的情形,在人口結構改變下,閒置空間應有更好的利用,高雄市議會於107年10月15日召開「校園閒置空間多元應用」公聽會,由周玲妏議員主持,邀請產官學界及地方人士共同研商,尋求解決校舍閒置問題。

  周議員表示,校舍閒置問題過去就曾提過,這次再重啟是因為很多里長反映,里內高齡人口在這4年來成長20%,1,600多人裡面就有700位老人家,同時還有少子化問題,因此邀集各位再進一步討論空間利用的可能性。

  大同國小校長林鶴貞表示,學校空間是公共財,使用上多半會配合政府政策,而大同國小的校舍目前已有作為樂齡、長照和綠能中心的使用。學校和大同醫院合作,在105年促成全國首座進駐校園的日照中心,同時也致力於老少共學,老人與學生共處的融洽景況也讓服務品質獎的評鑑委員深受感動。該校學生很多是隔代教養,和老人相處,小孩也成長許多,未來將從教育層面延伸至生命科學。

  草江里里長陳振琦表示,里內人口一半是老人家,高齡化很嚴重,前金區沒有運動中心,建國國小因學生漸少而有閒置校舍,建議市府規劃作為社區的活動空間,讓老人有地方可去。

  建國國小校長朱柏州表示,雖然建國國小是小學校,但是對文化、教育的貢獻是不容抹滅的,也提供附近弱勢家庭受教的場域。目前校內空間的活化目前是作為停車場使用,解決六合夜市停車場不足的問題。另外,近六合路的校舍租給六合管委會使用,還架設太陽能屋頂,因此在空間的使用上,校方是保持敦親睦鄰開放使用的態度。

  高雄大學建築系教授曾梓峰表示,校園空間活化有很多類型,包括終身學習中心、老人日托照護、環境生態中心等,不過需釐清是朝向資產活化還是社會活化的用途。雖然人口減少,但高齡者的學習有更大發揮的空間,學校可以作為高齡者的社區學習中心。

  高師大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教授劉廷揚表示,少子化問題在高雄特別嚴重,尤其在偏鄉地區隔代教養和單親教養的現象更甚,原因在於留不住年輕人,如果不能讓年輕人落地生根,文化傳承及教育理念都無法落實。學校的合併政府有其規範,如果合併能夠達到好的效果,他肯定是樂觀其成。

  高雄市教育職業工會政策中心主任任懷鳴表示,中小學有凝聚社區情感的功能,有些學校在廢校時會讓人難過,就是因為那是他們的兒時記憶,也是社區化的重要價值,是金錢無法計算的,所以他認為儘量不要廢併校。

  高雄市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鄭穎聰表示,學校不只有教育功能,還具備社會性和文化的功能,小校應該永續經營,而廢併校不應是從財政或利益上來做考量。

  高雄市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秘書長劉亞平表示,學校整併和校舍多元應用不是必然的關係,學校廢掉後,當地的人也會跟著離開,空校舍也成了廢墟。校舍多元應用是可支持的,只要使用的時間和動線做好切割,校方應該是不會反對和居民共享。

  周議員最後表示,會選在10年後的今天再討論此議題,是因為前金、新興、苓雅區有人口結構上的問題,如果前金、大同、建國國小合併,政府給予資源,藉此建立國民運動中心、老人長照中心,讓更多的老人得以使用,這才是關心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