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

從國土規劃看氣候變遷的因應

文章發布日期:2018/9/27 / 高市議壇NO.31

  8月份西南氣流挾帶暴雨強襲,導致高雄市許多原本不淹水的地區也出現災情。從8月23到28日,大高雄地區降雨達1,200毫米,許多測站也出現12小時內325毫米的驚人雨量,10分鐘內的雨量即超過20毫米,幾乎為百年才有一次的現象。多年前即開始關心氣候變遷對台灣、城市造成衝擊的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面對無法預測的極端氣候,從國土規劃的觀點指出,高雄的山區、鄉村、城市及沿海該如何面對氣候變遷。

  首先,李執行長從高雄市的地理紋理來看,認為必須從整體流域來思考高雄的水系治理,高屏溪的上游來自玉山,主要支流有楠梓仙溪(旗山溪)、荖濃溪,下游隘寮溪位處屏東,所以高雄及屏東是無法切割的。在河川發源地的山區,應該加強森林的保育、林業用地開發的限制,還有各式各樣的山區公共工程合理性的檢討,以及山區農業活動需考量土地的永續性,不宜過度開發利用。他提到馬頭山規劃設置掩埋場,因其土地使用分區為山林地保育區,使用編定是林業用地,實不宜變更為工業廢棄物掩埋場。

  再者,沿海地區必須嚴防地下水的抽取,否則大雨一來,這些低窪地區災情慘重。至於鄉村平原地區,李執行長認為應重視農林發展、保有農地並正視台糖農地的開發,另外在水資源和水患治理方面,應遏止盜採砂石,防止養豬等畜牧業的污染,以及工業廢棄物入侵等問題。其中,台灣每年農地流失迅速,農地違規使用濫墾濫建情況普遍,然而農地不能少,因農地具有滯洪的功能。而政府擬鬆綁台糖土地環評,開發台糖土地拚經濟,如此一來農地減少將降低對平原的滯洪功能。李執行長另舉草潭埤為例,其為愛河的源頭,因都市開發,土地分區規劃為住宅用地,使得埤塘面積越來越小,進而導致周邊八卦、五和里淹水。過去都市裡的埤塘日漸縮減,勢必影響排水功能。

  這次連續暴雨積水災情不斷,許多人質疑滯洪池是否發揮作用?曾經觀察過本館埤(本館里滯洪池)運作效能的李執行長指出,滯洪池的設置是為彌補都市地區逐漸失去的濕地,應該從區位、面積和運作效能三方面來檢視,是否設置在適宜的地方,其面積大小是否足夠吸納周邊排出的水量,以及運作效能是否發揮。

  除了強調國土規劃的重要性,李執行長也提到水患治理公共工程應審慎評估,在流域治理的源頭應採取生態性的規劃,而非只是工程規劃的角度。

  高雄市雖然很早即意識到氣候變遷對於環境的衝擊,多年前便參加了ICLEI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ICLEI- Local Governments for Sustainability),市議會也成立氣候變遷小組,但公部門對於氣候變遷和能源轉型等議題未能真正落實推動與執行。李執行長建議參考首爾設立專責小組─氣候變遷局,其下分成環境政策科、綠色能源科、市民合作科,負責不同的議題,而其任務在於執行上一層執行委員會的計畫方案。如此便能將法規及具可行性的政策或落實執行,以更積極、主動的作為因應氣候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