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

尋找潛在的旗艦型產業--「高雄下一個千億產業在何方?高雄產業新定位─尋找下一個台積電」公聽會

文章發布日期:2020/12/23 / 高市議壇NO.58

  台積電來不來高雄是許多高雄人關心的議題,也是歷任高雄市長的考驗,高雄市議會於本(109)年11月24日舉辦「高雄下一個千億產業在何方?高雄產業新定位─尋找下一個台積電」公聽會,建議高值化在地傳產、發展觀光會展產業,以及尋找潛在的旗艦型產業,是高雄發展產業可行的方向,創造數個百億企業,仍有帶動產業向前邁進的效果。

  主持人黃香菽議員指出,多年來高雄市雖引進新興產業,包括數位內容、生醫材料、影視產業及新農業等,盼能有大翻轉,但108年的總產值4.68兆比起107年4.8兆還少了1,200億。我們不能只等台積電,還要引進新產業,也不僅僅只發展5G、AIoT,未來橋頭科學園區、仁武產業園區和新材料循環園區都是高雄的產業希望。

  高雄科技大學產學營運處伏和中產學長表示,高雄應以國際化作為城市品牌的定位,我們擁有許多電子零組件企業如日月光、國巨等逐漸形成電子零組件聚落,具有優勢可朝亞洲電子零組件的目標邁進。而依據高雄的海空港條件,可以發展觀光旅遊會展產業,另外高雄還有252家軟體廠商,可以發展軟體產業。不過高雄也必須解決空汙總量管制以及水資源的欠缺,否則將影響大型企業的投資意願。

  除了缺水和空汙的限制外,義守大學財務金融管理學系李樑堅教授也提到高雄國際金融環境的不足,他力主市府在招商的同時,也應將18所大學校長一併邀集,進行人才媒合,並加強產學合作,另外促進產業發展基金要提高、鎖定潛在的旗艦型產業、發展總部經濟、成立招商聯盟、設立單一窗口以及爭取國家級研究中心的設立,以加速高雄經濟成長。

  屏東大學不動產經營學系鄭博文副教授則建議市府尋找十個具有百億產值的企業,如此便不一定只鎖定台積電進駐,他認為高雄應該發展為自由貿易港市,可以扮演兩岸的「冰箱」儲存農產品,另將原來的產業基礎保留,把握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的建置,輔導傳產升級,結合產官學建立產業的創新系統,還有如釜山、布里斯本等城市訂定經濟發展策略,確認高雄市的經濟目標。

  正修科技大學鄭舜仁副校長認為除了將原有的在地產業高值化外,產業型態也必須有差異化,稅賦降低是促進產業發展的手段,他也提到,各校的外籍生也具有高雄產業延伸的功能。

  中山大學吳若瑋助理教授提到,高雄市的顯示器產業、石化業等均具有千億產值,而目前發展的數位內容與影視產業建議政府協助拓展通路與行銷,他認為公策會可以扮演與業者溝通的角色,讓其更具市場競爭力。

  最後,黃議員表示陳其邁市長強調產業、就業優先,全力推動橋科的啟用及興建,但如何帶領產業結構翻轉,找到一個可長可久的新興亮點產業,形成更好的群聚效應仍是一條需要持續布局的道路,期待高雄產業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