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

污水下水道所排放的氨是被忽略的空污--「高雄空污防治」公聽會

文章發布日期:2021/5/25 / 高市議壇NO.63

  空污是目前高雄市迫切面臨的問題,日前環團更提出「2032無煤高雄、2050淨零碳排」的訴求,高雄市議會於5月5日召開「高雄空污防治」公聽會,與會學者專家認為污水下水道所排放的氨容易被大眾所忽略,而其產生的空污更容易存在於民眾的生活之中,政府有必要正視此問題。

  會議由黃柏霖和宋立彬議員共同主持,劉德林、陳麗珍議員出席,首先黃柏霖議員提到日前南部反空污聯盟遊行時提到三大訴求,包括「高雄宣布氣候緊急、2021推行綠色新政」、「減碳改善空污、中南部為優先」以及「2032無煤高雄、2050淨零碳排」,另有興達燃煤機組除役等在地六項訴求,顯見大眾對於空污的關切,如何強化高雄市空污防治是市府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

  嘉南藥理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蔡瀛逸教授則指出,污下水道系統是另一個空污的問題,家庭污水排放於側溝出現氨的排放,與固定污染源合併後,產生相當大量的氨氣,是日本的三倍,它與其他空氣污染物結合變成PM2.5。這是政府部門著力管制固定污染源和移動污染源容易被忽略的一項空污因子。

  而高雄市積極招商的仁武產業園區、和發產業園區、橋頭科學園區和亞灣5G AIoT創新園區等四大園區,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李樑堅教授關切未來大量企業進駐,面臨高屏地區空氣品質有空氣污染總量管制的要求,經發局應該要求這些進駐的廠商,提出更好的空污改善方案,其降污減碳的作為也是挑選的重點。

  當政府著眼於細懸浮微粒中硫氧化物的管控時,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吳義林教授兼系主任則指出,其實衍生性污染物中硝酸鹽的比例卻是大於硫酸鹽;再者他也提到104-109年高雄市的紅害情形均來自於臭氧,綜合細懸浮微粒與臭氧的改善首先加強氮氧化物(NOx)的管制,還有有害空氣污染物的管制,才能針對高雄市的問題進行改善。

  也是高雄市空污來源之一的高雄港,三年前高雄港便開始鼓勵船舶採用低硫油,航港局更於108年實施國際航線船舶硫含量管制措施,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陳康興榮譽退休兼任教授提到,對於這些船舶是否切換低硫油才能進到港區,應該要有稽查制度,以免影響高雄的空氣品質。

  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林淵淙特聘教授兼總務長指出,許多營建工地造成空污,有不少公共工程產生空污,被環保單位開罰,建議增編巡查營建工地經費,以遏止這類空污的產生;另外,有些企業設置核可的防制設備,往往一開始去除活性碳的效率很高,但使用一段時間後會降低,值得環保單位多留心、注意。

  陳麗珍議員則表示經常接獲仁武、福山居民反映,仁大工業區常有偷偷排放空污的情形,然而環保局在接獲通報後前往稽查,廠商卻已排放完畢,她要求環保局應有更佳的處置措施以防範未然。

  宋立彬議員提到,許多大財團、大企業偷排放空污,市府卻不敢動,放任他們偷排放傷害民眾身體的污染物;他也提醒市府在拚經濟的同時,不能放任空污問題繼續惡化,針對進駐園區的廠商要審核其空污的作為,才是負責任的政府態度。

  最後,黃柏霖議員建議市府協助廠商組成一支優秀的團隊,作為提出各項環境污染解決方案的平台,創造多贏的合作模式,最終守護高雄美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