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

建議成立ESG工作小組--「ESG暨永續趨勢下,如何創造高雄產業的新機會與挑戰」公聽會

文章發布日期:2022/4/22 / 高市議壇NO.74

  在永續環境的概念下,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成為國際貿易重要的項目,高雄市議會於3月29日舉行「ESG暨永續趨勢下,如何創造高雄產業的新機會與挑戰」公聽會,由李雅靜議員主持,邀請專家學者與高雄市政府相關單位共同討論,希望透過高雄市政府對ESG的具體作為,宣導「No ESG No Money (沒有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企業治理,就沒有生意)」,並協助企業,讓高雄產業達到「Better ESG More Business (更好的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及企業治理,即有更多生意)」。

  李議員表示,ESG對於出口和進口都有影響,尤其是碳足跡的部分,感覺只有公部門單邊推動,但企業也沒動作,除了中央政策外,高雄有科學園區和產業園區,未來還有台積電,如何讓產業更好,有賴大家的交流與討論。

  義守大學管理學院李建興教授兼EMBA執行長表示,ESG對企業而言,應是must(必須)不是option(選擇)。歐盟新規定2023年必須拿到碳足跡報告書才能進口產品,2026年課徵碳邊界關稅,而臺灣鋼鐵扣件輸出歐盟的出口量約31.13%,其中很多來自岡山、燕巢的廠商,未來商品賣100美元,就需繳8.51美元的稅。他建議市府於財務的採購案中,增加投標廠商對ESG實施的配比,表達市府對ESG實施的決心。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商業智慧學院智能產業科技應用研究中心黃煒能執行長表示,政府鼓勵使用電動車,但使用電動車是否等於減碳,這件事存在著問號。ESG的壓力來自金管會的要求、上游廠商給下游供應商的壓力、SRI社會貸款投資三者,壓力標的不同,就有不同行為。

  義守大學工業管理學系徐祥禎教授表示,市府具有公權力,對於ESG的實施可成立工作小組,如照明、空調、動力裝置等方面在所轄機關可做示範,能起帶頭作用。另外,市府可成立高雄市產業低碳聯盟,結合企業共同宣告減碳決心。至於溫室氣體管法也是重要的一環,溫室氣體管量法中央正在修法,市府各局處可參考。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翁國亮講座教授表示, ESG的本質為實現SDGs永續地球的目標,其壓力不只3個,因為ESG與所有事物都相關,所以市府還要有策略小組來執行,要求合作廠商自我盤查,光是節能減碳是不能達到SDGs的17項目標的,還要加上應用能源的策略,也就是市府應從策略面整合,不能只有減碳,還要熱中和。

  義守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宋文龍助理教授表示,2021年上市櫃公司對於企業責任的重視度不高,因此他建議市府將SBIR計畫(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加入「製程節能創新」項目,制定「鼓勵工廠廢棄物再回收改善創新」補助項目,針對「工廠廢棄物回收再利用」相關法規重新檢討,開辦培養企業員工具備執行ESG的能力課程,同時將ESG教育加入國、高中通識課程中。另外也鼓勵企業以大帶小,建立低碳供應鏈,產官學協同合作,發揮推動力。

  李議員最後總結希望各局處思考學者的建議,從各方面對於ESG真正落實。

 

ESG是什麼?

  ESG 是 3 個英文單字的縮寫,分別是環境保護(E,environment)、社會責任(S,social)和公司治理(G,governance),聯合國全球契約(UN Global Compact)於 2004 年首次提出 ESG 的概念,被視為評估一間企業經營的指標。其中,環境保護包含溫室氣體排放、汙染,水資源耗用等;社會責任著重於勞動人權、員工照顧等;公司治理面則關乎董事會運作和績效、貪腐、商業倫理等議題。

 

公聽會中建議市府成立ESG工作小組,以利後續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