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

「高雄市促進招商與投資」公聽會

文章發布日期:2018/6/26 / 高市議壇NO.28

  高雄市近年朝向新興的ICT產業(註1)、數位內容產業、生技醫療器材產業及文創與觀光產業發展,市府如何有效的招商引資成為大家關心的議題。高雄市議會於6月6日舉辦「高雄市促進招商與投資」公聽會,由黃柏霖、陳麗珍議員共同主持,陳麗娜議員列席,探討市府如何從產業發展、招商廠家數、投資金額、產業類別、產業區位發展及群聚效應、就業人口數等,提振高雄市的招商與投資。

  黃柏霖議員引用了美國經濟學家查爾斯.蒂伯特(Charles Tiebout)「用腳投票」(註2)一說表示,市民會依據公共建設和稅賦情況,來決定是否定居高雄。近幾年來高雄人口不斷流失,就是因為就業率低及低薪所致。因此,市府在招商引資上更需要有良好且完善的規劃,提供更多工作機會,市民收入增加,高雄的整體經濟才能有所提升。

  義守大學李建興所長建議市府先找出高雄本身的優勢,再找出招商產業的龍頭廠商,提供優惠讓龍頭廠商願意在高雄投資設廠,才能將其他供應鏈的廠商也一併帶進高雄發展。此外,他也建議市府應了解現存的廠商需求,探討還有哪些可精進之處,並提出配套計畫,給予廠商最好的協助,讓廠商願意繼續留在高雄扎根。

  陳麗娜議員表示,世界變化快速,許多新興的產業都必須量身訂做,但市府的配套措施是否夠彈性,不免讓人擔心。而當產業需要協助時,卻必須透過多重窗口,才能解決問題,相當不便民又消耗時間,期盼市府可提供廠商更便捷的協助。對於職業技能訓練中心的課程安排,陳議員也建議應先了解目前的產業需求,針對企業所需之技能,規劃更充足的課程,並非只有服務業類型的短期培訓,畢竟擁有專業技術的人才,產業才有所發展。

  大仁科技大學林爵士副教授認為,市府應針對目前的招商政策進行優劣勢的盤點,找出高雄的獨特性後,再善用政策工具,提供廠商優惠與補助,才能吸引廠商投資。此外,他也提醒市府除了重視新興產業外,高雄原有舊產業如石化產業、金屬關聯性產業、海洋暨造船產業等應找出其優勢,並協助這些舊產業創新。

  高雄大學黃一祥教授表示,雖然市府在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中投入許多心力,但其實企業在投資前一定會先多方考量成本後,才會決定是否在高雄投資,建議市府先了解廠商的投資需求,再提供最好的優惠措施。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胡以祥助理教授建議,可以填海造陸的方式擴大科學園區,降低企業所需的土地成本,提升企業進駐意願。此外,他提到高雄的觀光產業就業人口多,但卻無新的旅遊景點,建議未來有機會可興建具有高雄在地特色的主題式樂園,吸引觀光人潮、創造附加價值,帶動高雄在地觀光。

  真理大學于仁壽助理教授表示,高雄市與台北市最大的差距在於高雄市缺乏高階人才,他希望在招商引資時,市府跨局處協調排除投資障礙,並培養高階人才,創造一個適合年輕人的創業環境,結合產、官、學三方力量,才能帶動產業發展。

  陳麗珍議員表示,高雄市目前的就業環境不佳,就業流動性大,大多數大學生畢業後沒有發揮的舞台,僅能從事服務業類型的工作,起薪也不高,或是想盡辦法擠進國營企業窄門,而有創業想法的年輕人多數以慘賠收場,期盼市府能建立良好制度,找出招商問題的癥結點,增加更多就業機會,讓年輕人能夠好好在高雄生活。

  最後,黃柏霖議員期盼市府相關局處能夠一起努力,並將專家學者的建議納入考量,才能有效增加高雄的招商機會,吸引各方人才到高雄深耕發展。

 

註1:ICT產業

  為資訊與通信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的簡稱,範圍包含「CR電子零組件製造業」、「CS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製造業」、「JB電信業」及「JC資訊業」等4產業。

 

註2:「用腳投票」

  各地居民可以根據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和稅負的組合,來自由選擇最能滿足自己偏好的地方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