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

多元家戶混居型態,避免弱勢標籤--「居住正義的具體實踐─高雄市社會住宅的擘劃及展望」公聽會

文章發布日期:2020/1/30 / 高市議壇NO.47

  高雄市目前興建與包租的社會住宅數量為1,165戶,於六都中僅優於臺南市,與排名第四的臺中市落差超過4,500戶,為此,高雄市議會於108年12月31日召開「居住正義的具體實踐─高雄市社會住宅的擘劃及展望」公聽會,由陳致中議員主持,鄭孟洳、黃文志及李喬如等議員列席,與會專家學者與議員們要求市府先透過學區閒置空間的妥適規劃,並建置完善的租金行政區地圖及多元家戶混居型態為原則予以調整。

  關心市民居住正義的陳致中議員根據衛生福利部105年公布的「弱勢社會住宅需求調查」統計資料指出,在包含低收及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65歲以上老人、單親家庭、育有未成年子女3人以上等經濟或社會弱勢家庭,沒有自有住宅(亦即須仰賴租屋)的戶數中,高雄市需求量居六都最高,共需超過4萬戶,約是臺南市的兩倍。在保障人民合理居住人權以及如何具體有效實踐居住正義的殷切盼望,高雄市社會住宅政策的擘劃與應用毫無疑問面臨亟待解決的挑戰課題。

  鄭孟洳議員認為,市府推動的包租代管政策只能滿足市民的短期需求,真正的居住問題仍無法徹底解決,除了呼籲市府態度更加積極,也期盼能規劃出合理的居住空間,以協助青年,減少社會新鮮人的負擔。

  黃文志議員建議相關局處訂好社會住宅的推動方向,並透過實際調查了解弱勢及中低收入家庭的真實居住需求,滿足有相關需求民眾的期待,才能規劃出符合民意的社會住宅。

  國立屏東大學不動產經營學系賴碧瑩教授針對高雄市社會住宅的施行提出9項建議,一、弱勢族群優先補助;二、只租不售;三、以多元家戶混居型態為原則,分散興建、多樣化規劃設計與多重身分混居等方式辦理,以避免貧民窟弱勢群居標籤;四、多元興辦模式;五、公私協力興辦,鼓勵民間企業團體或非營利組織加入;六、擴大租賃市場(包租代管推動、青年公營出租住宅設立);七、建置完善的租金行政區地圖,供有租賃需求的民眾參考;八、建立高雄市公平市場租金(FMR);九、市府在住宅補貼租金的審核應更謹慎,並建議民眾避開高租金地區,以減輕租金負擔。

  李喬如議員也呼籲市府採納專家學者的意見,並運用於社會住宅的相關規劃中,期待市府能多聽取產學的建言,讓政策的推行更順暢。

  高雄空中大學科技管理學系胡以祥助理教授表示,目前因少子化影響,109年大專院校將減少約3萬名學生,學區周邊的商圈及租屋市場也連帶蕭條,除了期盼都市發展局強化原有的租賃服務資訊,也希望能妥善使用這些因少子化緣故,而衍生的閒置空間。此外,在社會住宅的興建上,也希望能更因地制宜,了解青年就業與通勤需求,適當調整市區及郊區的社會住宅分配,才不會讓社會住宅淪為蚊子館。

  台灣人權促進會南部辦公室林彤主任則認為都市發展局針對社會住宅相關計畫的事前盤點需更審慎落實,包含一、高雄市的弱勢需求總量;二、土地取得的考量;三、社會住宅的入住資格、申請率、中籤率及平均入住時間的調查;四、提出老青共居的詳細規劃;五、重視社會住宅的建築設計是否符合民眾需求等,期待藉由資料公開透明及公民參與的力量加入,讓高雄的社會住宅的實踐能更完善。

  最後,陳致中議員表示,高雄市的社會住宅缺口下限約1萬戶,市府應提出完整的規劃進度及目標,讓市民了解。而社會住宅的興建應與周邊大眾交通運輸系統結合,並成立跨局處平台,實現居住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