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

「高雄市建構『無毒城市』的推動策略與具體作法」公聽會

文章發布日期:2018/3/2 / 高市議壇NO.24

  台灣毒品使用及販售問題日趨嚴重,據法務部統計,近5年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犯罪人數逐年攀升,106年判決確定有罪人數4萬3,281人,相較105年增加6.5%,與102年相比更增加高達19.9%。隨著吸毒年齡向下延伸,高雄市議會107年1月22日召開「高雄市建構『無毒城市』的推動策略與具體作法」公聽會,由黃柏霖與陳麗娜議員共同主持,陳麗珍議員也列席,並邀請專家學者與市府相關單位與會,共同探討、尋求從源頭有效防範吸毒、販毒事件及人數擴張的解決方法。

  由於高雄市領全台之先成立第一個毒品防制局,與會專家學者表示肯定,但也建議108年應進行毒品防制總體檢,檢視毒防局是否發揮功能,高雄餐旅大學教授劉維群指出,市府執行毒品防制需跨許多局處,例如:校園防制是教育局範疇,公權力執行為警察局等。因此,毒防局要作好各局處間橫向連繫的平台,不應單打獨鬥;與中央相關部會也要聯合,甚至結合陸、海、空作好進出口管控,有流暢的溝通、合作網絡,才能整合中央與各局處的力量,將毒品趕出高雄市。

  義守大學副校長李樑堅表示,消除毒品首要做好查緝工作,推動策略又可分為境外和境內。境外部分主要為進出口與海關、機場的加強查緝;境內部分需了解毒品的集中區域佈線和偵防,鎖定地點偏僻、空曠多農舍的山區破獲製毒廠,並建議毒防局應對此成立境內外查緝專案,掌握情資一舉攻搗毒窟。由於販毒賺取暴利,倘刑期短,不到幾年又釋放出來,重操舊業,仍是徒勞無功,他主張嚴刑重罰以達嚇阻並消除毒品來源。

  由於毒品成癮者心癮難戒、再犯率高,不像其他犯罪行為單純用處罰可達嚇阻作用,高雄大學財經法律系教授張永明表示,毒品防制局的成立背負著大家的期待,雖然毒防局沒有立法權限,他建議若能在成立一週年時,從法律層面區分製造、販賣、持有、使用等階段,向中央提案增修相關毒品法律條文,不僅展現績效,也能改善毒品問題,間接性阻絶尚未進入吸毒的人口,也協助吸毒者抽離。

  有關K菸入侵社區大樓案例層出不窮,屏東科技大學通識中心講師林信雄認為,由於K他命是三級毒品,屬行政裁罰,警方前往處理時,住戶不開門也無法強行進入,考量刑法修改太費時,高雄市政府可帶頭成為全台標竿,優先為K菸等毒品問題設置相關自治條例。另林講師表示,現代毒犯的販毒管道多用社群即時通,因為隱密性高,建議毒防局除結合過往經驗值,也可運用大數據、甚至建立關鍵字找出吸毒高風險群與熱區,才能精準掌握情資以利應變。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系教授兼副院長張其祿教授表示,應從前端製藥的原物料來源阻絶人們接觸毒品的可能,以從根源斷除毒品,有些原料進口時檢驗正常,一轉手即成毒品,加上三、四級新興毒品日益氾濫,合成方式一再推陳出新,他建議毒防局未來務必思考擴充原料檢驗的量能。有關毒品防制宣導的對象,張教授認為除了針對學生族群,調整時下年輕人能接受的策略,國軍也應納入宣導,他以自身經驗分享國軍軍紀狀況,希冀國防部能正視並有突圍之法。

  陳麗珍議員關心毒品防制議題,對2位台灣高材生海外運毒到新加坡被逮,分別被判處死刑與無期徒刑的新聞深表痛心。她表示台灣就業處境不佳,有些高學歷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在需承擔家庭負擔情況下走上歧途相當可惜。她極力呼籲高雄市政府在毒品防制局成立後,要加快腳步,從製造者、販賣者與吸毒者等方向打擊毒犯,持續投入人力執行反毒工作。

  陳麗娜議員則跳脫毒品供應鍊從未吸毒者切入,主張如何讓未吸毒的人不能也不想接觸毒品,非常重要,尤其現在新興毒品多發展成零食類,令人防不慎防。她引用統計指出,第一次接觸毒品後的回購率高達1/3,如何避免小孩與毒品的第一次接觸是毒防局的首要任務。她也要求毒防局將教育對象區分為販毒者、已吸毒者與未吸毒者,設法找出任何能從根源阻斷毒品的方式。

  黃柏霖議員最後再次提醒毒品防制局務必借重、整合各局處的力量,從源頭端的製造、販售下手,宣導上針對不同的對象施以不同的策略,要求市府結合社會人力以達效益。黃議員表示,現階段台灣在製毒、販毒、吸毒的罰責輕,他企盼毒防局能起帶頭作用,向中央提出有效改正方向,讓台灣相關毒品防制的法令更趨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