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

為基層社福人員的困境提解方--「高雄市基層社福長照人員勞動權益檢視」公聽會

文章發布日期:2022/5/23 / 高市議壇NO.75

  自1998年社會福利服務人員適用勞基法後,基層社福長照人員的勞動權益仍有缺漏,如「高雄市晚晴婦女協會」、「新高雄紅十字會」都曾發生員工被迫回捐薪資。為避免部分社福機構劫取補助款中飽私囊,迫害社工員基本權益,高雄市議會5月6日召開「高雄市基層社福長照人員勞動權益檢視」公聽會,主持人李雅靜議員殷盼能在2021年4月新修的「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基礎下,聆聽各界建言,重新檢視社福長照人員困境,並速謀改善之道。

  李雅靜議員表示,在高雄長照勞動人員遇到權益受損或性騷擾時,幾乎都無法立時得到保障,只能靠政府部門後續查核給予威嚇,但在只有行政罰鍰的前提下,不良機構即便被裁定退場,仍舊可以易名後東山再起。她認為長照人員權益受損只靠評鑑查核緩不濟急,需要一套發現問題後立即處置的SOP。

  高雄市政府研考會郭寶升組長表示,要改善問題,除了對社福員加強宣導本身權益外,最好能再建立高保密、高獎金的吹哨者機制,杜絕機構苟且心態。

  輔英科技大學高齡及長期照護事業系助理教授鄭鈞元同樣建議需要強化宣傳,尤其很多民眾甚至單位都誤以為長照人員的工作就是把屎把尿,難以區分照服員、居服員、社工師、看護等的工作和薪資差異,資訊不對稱自然容易出現權益受損的狀況。

  義守大學副校長李樑堅教授則認為社福機構不是慈善機構,盈利是生存的必要條件,現在政府補助案不是狂壓利潤就是拖延付款,造成機構承接政府專案就要費盡心思另籌資金,再加上不法機構僅有行政罰鍰卻無刑事責任,為了生存,機構自然衍生各種違法手段。

  大仁科技大學副校長林爵士則從供需兩端檢視,建議可以從人力基礎和勞資媒合兩方向尋求解決。目前社福勞動人口供不應求,而且大都是中高年齡甚少年輕人。未來可以透過薪資結構的證照分級,增加年輕人投入的意願,同時也要協助民眾建立選擇社福機構的正確概念,市場供需正常,基層人員將更容易保障權益。

  嘉南藥理大學社會工作系余元傑教授與曾淑芬副教授分別從實務的教育面點出問題,根據監察院統計目前臺灣每年約培訓12萬位社福人員,但實際投入相關職場的卻只有二成多,留不住人最主要的原因是缺少專業形象、社會地位和升遷保障。2026年臺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長照能不能成功培養社福人才是相當重要的關鍵,目前社福員的薪資並不低,建議可以先從證照分級提高社會地位、培養使命感,並制定黑名單懲處制度,遏止不良機構壓榨基層人員。

  最後李雅靜議員表示,許多機構因為利潤不足,最後鋌而走險用損害長照勞動人員權益的方式換取生存機會,希望未來市府可以研議更恰當的補助案細則來穩定機構生存,同時強化證照分級、專業形象以及未來的升遷管道,把高雄當成未來2026年臺灣的試辦場域,逐步完善各種配套措施使高雄成為臺灣社福的領頭羊。

 

公聽會中建議市府建立制度規範,保障長照人員的勞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