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

建議創造差異化競爭條件--「高雄市人口直直落,如何提振人口總量的有效政策及配套措施」公聽會

文章發布日期:2021/4/21 / 高市議壇NO.62

  高雄市於106年開始,死亡人數大於出生人數,而109年總人口數比108年少了七千多人,是歷年來少最多的一年,關心此議題的高雄市議會於3月22日舉辦「高雄市人口直直落,如何提振人口總量的有效政策及配套措施」公聽會,會中學者專家提出高雄市政府應該創造差異化的競爭條件,以吸引人口進駐和留住高雄年輕人,更主張吸引港澳及東南亞地區等島外人口的移民。

  主持人黃柏霖議員表示,107年臺中市已超越高雄市人口,邁向280萬人,桃園及新北市也在急遽增加中,原先落後的臺南市,近年來也在南部科學工業園區台積電效應下,興起一股科技人才往臺南市居住的效應,反觀高雄市從工業都市到港灣都會、海洋首都,喊了許多口號卻不見人口大幅增加,也無法留住既有在地培育的人才。他認為市府不只強調提供補助生育政策,也要吸引優質人口進駐高雄。

  主持人之一的劉德林議員也提到,生育率過低,人口快速老化,是國安問題,應從社福、經濟、教育等多面向思考與發展,帶動人口成長,並且要持續地落實政策的執行,以挽救少子化問題。

  義守大學財務金融管理學系李樑堅教授以六都中,臺中與高雄相比,臺中比高雄更具國際化,商業活絡也較強,許多在高雄就讀的大學生,畢業後有一半往北部移,在高雄實習後留下來的並不多。他認為島內移民有限,應該思考如何吸引港澳以及東南亞地區的人,經由投資和技術移民吸引來高雄。

  正修科技大學鄭舜仁副校長表示,臺灣農村多以新移民為支撐,他認同透過吸引島外移民,創造人口紅利,也能立即解決臺灣人口減少的問題。

  雖然市府積極招商,吸引產業進駐高雄,國立高雄大學曾梓峰副校長表示,過去企業與學校媒合的實習,薪資極低,使學生畢業後不願意留在高雄,他強調政府部門應該有更升級版的思維來看待人口政策。並認為各縣市政府,於同質的社會福利政策加碼競爭,效果有限,應該提出異質競爭的條件,創造差異化競爭條件、整合性地思考人口問題,並以另類想法如世代共融,讓年輕人玩出不一樣的模式,吸引他們留在這裡。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辛翠玲教授直接了當的表示,為何人口外移?最直接的原因在高雄賺錢不夠多,中小企業提供的薪資過低,勞工局應該在行政上道德勸說及施壓予業者,並採獎勵的方式督促企業改善薪資。而在政策面應從更高階的層級訂定整體計畫,並提出有別於中央的作法,以改善人口減少的窘境。

  高雄市立空中大學胡以祥副教授對於吸引島外移民表示,位於泰北清萊的「美斯樂」有一群無國籍人士,可以考慮以特定區域對象引入臺灣;另外,高雄相較於臺南,能提供給高科技產業的土地較少,可以鼓勵年輕人在高雄發展電商,市府投入資源進行輔導,以帶動人口進駐。

  最後,黃柏霖議員也希望高雄市政府從社會福利、產業政策和就業等等面向,找出優勢的方法,有效且確實的提升人口數,讓高雄的競爭力向上提升。(主圖資料來源:高雄市政府民政局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