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

社會福利政策要能真正照顧弱勢

文章發布日期:2016/5/20 / 高市議壇NO.3

  大環境不佳,中低收入戶的弱勢家庭亦有增加的趨勢,而高齡化的社會,如何讓老有所終,社會福利政策對民眾的關切日趨重要。高雄市議會第2屆第3次定期大會社政部門業務質詢中,議員們對此提出討論,而關於原住民文化的延續,以及原住民區建設也在關切的議題中。

  社會救助對象的收入審查標準時常發生爭議,嚴重影響弱勢市民的權益,關切弱勢族群的陳慧文議員指出,土地公告現值修正後,導致很多低收入戶和中低收入戶不符合資格,另外就是非屬社會救助給付收入及應計家庭人口範圍的爭議,常使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失去補助資格,並一再向社會局提出申復,而申復審查時間長達4、5個月,影響弱勢市民的日常生活,建議社會局審慎檢討社會救助對象的收入審查標準,並且縮短申復審核期。

  「以房養老」讓高雄老人看得到吃不到,林瑩蓉議員說,以房養老不能只喊口號,市府應研議適合高雄的方針,並協助市民照顧自己的父母;她認為,以房養老應放寬條件,無論有否子女,只要高齡無收入、無人奉養,願意以自有房屋向政府申請,都應給予核准,彌補未達中低收入門檻的缺失,才能老有所終,減輕政府與社會的負擔。

  部落大學是原住民學習的管道之一,唐惠美議員說,部落大學開班授課應符合地方需求,都會區和原住民區的居民對課程需求各有不同,尤其在原住民區應針對即將失傳的藝術文化進行專業教學及傳承,包括石板屋建築技術、萬山岩雕技藝及搖籃編織技藝等均應納入課程;她並要求原民會尋找公有土地興建石板屋,讓快失傳的石板屋成為地方的特色及亮點。

  原住民區產業道路路況不佳,時常需要補助搶修,伊斯坦大.貝雅夫.正福議員表示,市府編列1億3,000多萬元預算提供桃源區公所運用,並提供原住民區產業道路搶修經費的補助,另中央也編列1,000萬元補助區公所,但桃源區公所卻未積極搶修,竟讓原住民區農民自己進行搶修,建議中央廢除區公所。他也建議市府將產業道路逐步改成水泥路面,因為產業道路轉型為水泥路面將有利於露營區的開發,並減少以維護產業道路為名而騙取經費補助的情形。

 

原住民區道路修復常是地方建設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