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最亟需照顧的身心障礙小朋友,有些排滿職能、物理與語言等課程,有些卻不知如何使用資源?
高雄市議會於12月2日聯合高雄市身心障礙團體聯合總會召開「優化現行早療的服務效能」公聽會,希望早療服務以家庭為中心,以社區為基礎,整合社政與教育系統,成立「早期療育推動委員會」,健全早療服務制度。
主持人鄭光峰議員和高雄市身心障礙團體聯合總會陳梧桐理事長,提出七大議題邀請與會者進行討論,包括建議媽媽懷孕後期即導入兒童發展相關知識、為提升早療效益從現行6歲提早到3歲以前進行發展篩檢(目的為辨識有發展疑慮兒童轉介做進一步確認)、建議早療專業服務內容能列入長照服務中、讓早療照護回歸家庭與社區、早療聯評中心協助個案書面同意拜訪資料以便後續服務、增設學前特教班接納遲緩兒童,以及對於消極或抗拒的孩子為遲緩兒的家長給予進行協助等。
出席公聽會的黃秋媖議員表示,偏鄉地區早療資源不足,目前岡山地區衛生所與高醫合作進行這方面的服務,她也強調及早發現遲緩兒童的狀況,及早治療,希望公私合作以滿足有此需求的家庭。
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系孫世恆副教授提到,高雄市僅以早療聯合會報成為跨局處合作單位,是無法解決攸關早療的政策問題,他建議應仿照其他縣市成立早期療育推動委員會,將社會局、衛生局和教育局納入擔任委員,加強市府的橫向聯繫。而為提升早療效益,應從0歲開始進行篩檢,衛生單位可由公衛護士進行,也可訓練私幼和保母進行篩檢,每年接受一次篩檢,及早發現、及早療育。再者,學齡前的遲緩兒不用急著進特教班,而是在一般的幼兒園接觸融合教育,不過也要予以幼兒園老師觀念與學習,否則以現有的巡迴輔導教師的機制,在孩子個別學習後回到幼兒園,老師不知如何教導的情況下,早療的孩童容易被忽略。
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吳佩芳助理教授表示,過去早療只強調醫療,往往容易顯現資源不足的情形,所以應跳脫過度醫療化的概念。她認為應該落實2-6歲學前特教資源的支持,這需要教育局的配合,由特教中心安排進入幼兒園學習,讓這些照護機構所提供的服務回到教育系統中,高雄市教育與社政系統應加強合作。再者,應著重在0-2歲的預防措施,透過社區篩檢,對家長宣導兒童發展概念等。
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鄭臻貞助理教授則釐清早療服務單位應是家庭,然而進行早療服務時卻往往把家長排除在外,她提到有些母親帶孩子進行早療課程時,受到配偶和孩子的阿公阿嬤反對,家長對於早期療育的觀念應該被教育與建立。
高雄市物理治療師公會理事吳汀原表示,就現有攸關早療的組織架構應該有所調整,且應另提特殊專案予以支持,否則早療的服務效能還是相當有限。
高雄市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周映君表示,應加強向家長宣導早期療育的預防、治療及介入,否則往往偏鄉的家長不知道發展遲緩的狀況,以及當被篩檢出為遲緩兒後如何尋找資源予以協助。她也認為應提供一站式的服務,讓醫療資源適當分配,而非讓家長自行於社政和教育系統裡尋找資源。
高雄市語言治療師公會理事莊維儀指出,各醫院聯評中心評估判斷小孩是否為發展遲緩兒童,很多僅臨床觀察,而半小時的評估時間實為不足,且內容也缺乏數據化、標準化的形式,且此報告也未提供後續早療服務的資訊。另建議長照中心與醫院等資源應整合,讓早療制度更加完整。
高雄市身心障礙團體聯合總會陳梧桐理事長也希望現有制度應進行調整,讓早療不單只是醫療問題,應回歸社區、教育層面。
鄭光峰議員則強調未來將在議會發聲,催生市府成立「早期療育推動委員會」,並力促社政、長照和教育系統一起支持,提供更佳的早期療育服務。
2023 © All Rights Reserved. 高市議壇電子期刊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