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

公聽會探討科技革命帶來的產業衝擊 高雄準備好了嗎?

文章發布日期:2017/12/25 / 高市議壇NO.22

  產業走向與發展一直是高雄城市競爭力不足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因此高雄市議會長期關注此議題,憂心隨著科技不斷推陳出新,以傳統產業居多的高雄市將如何因應?高雄市議會於106年12月11日召開「科技革命帶來產業的衝擊?高雄做好準備了嗎?」公聽會,由黃柏霖議員主持,並邀請學者專家及市府單位與會,共同探討。

  關心高雄人才流失問題的黃柏霖議員表示,許多傳統產業與工作機會,未來將因科技迅速發展而消失,市政府必須加強運用高科技的產業技術於傳統產業當中,才能有效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以創造就業機會留住在地人才。

  義守大學李樑堅副校長提出六點建議,一、市政府應先盤點產業發展的相關預算,以協助新型態產業的發展;二、大專院校定期舉辦科技點子大賽,並培養大學生帶領國中、小學生認識新科技,從小扎根;三、善用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與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資源,藉由影片、演講等方式,讓民眾了解新型科技;四、從庶民經濟出發,例如:開發在地夜市APP,將行動科技融入大眾生活,便是最好的宣傳;五、財政局應與高雄銀行合作,一同扶植高雄在地科技產業,才能達到產業在地扎根;六、先評估了解各國家高科技產業發展,再引進新科技,創造高薪機會。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周至宏副校長表示,高雄有許多的中小企業及傳統產業,需要市政府積極協助翻轉產業模式,讓產業能與本地學界結合,培育在地人才。另外,可舉辦比賽或培訓營,讓國中、小學生認識並體驗AR、VR情境,進而激發學子的觀察力與創新力,科技才能向下扎根。

  正修科技大學鄭舜仁副校長指出,產業必須先找到本身的產業鏈結,而產業發展最需要的是在地政府的支持,故市府也必須提出完善的產業發展配套措施,協助解決人力與發展瓶頸等問題,並扶植傳統產業如玻璃纖維業等,才能避免產業外移。

  中正大學黃良志教授則建議,新科技帶來的衝擊,除了習慣的改變外,消費者與政府的觀念也須有所調整,以因應產業變化的趨勢。建議勞工局在勞工培訓課程上加入新科技產業的培訓;教育局在課程設計上,可將學習層面擴大並加以生活化,並加強學生的思考能力。

  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許孟祥教授也建議市政府,除了目前IOT互聯網、Big Data大數據、AI人工智慧等三大科技產業外,也能加強對區塊鏈運用的研究,區塊鏈除可應用在金融、虛擬貨幣上,將來也能拓展至日常生活,是相當有發展潛能的產業。另希望市府針對人才流失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以提高新科技產業將技術在地化的意願。

  黃柏霖議員在感謝專家學者的寶貴意見後,歸納做出總結,建議市政府與高雄在地大專院校一同合作,廣納科技資源並從國小開始扎根,有計畫地培養高雄在地人才,協助發展地方創新產業,以期有效解決高雄人口外流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