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話題

綜合座談:引進三高一低的新興產業

文章發布日期:2020/10/23 / 高市議壇NO.56

「市政新格局、港都新治理」論壇4

  「市政新格局、港都新治理」論壇下午場進行綜合座談,由李雅靜議員、高雄都會發展文教基金會李樑堅監察人擔任主持人,高雄大學建築學系曾梓峰教授進行專題報告,與會人士期待高雄發展新興亮點產業,具有創造高薪、高技術、高附加價值及低汙染的特點,吸引年輕人回高雄就業。

  李樑堅監察人點出高雄目前所面臨的問題,一、產業結構缺乏新興亮點產業;二、平均薪資結構相較中北部低,年輕人低薪嚴重,畢業生就業困難,造成人口外流;三、地方財政負債達3,320億元(含潛在負債)全國最高,承受交通建設的地方政府配合款壓力大;四、捷運尚未形成路網,運量尚有成長改善空間,二階輕軌是否在大順路通車,市府需儘快作出決定;五、橋頭科學園區、仁武產業園區、捷運延伸線、大林蒲遷村及循環經濟園區之開闢等重大園區建設及交通建設,市府應加速協調辦理。

  李雅靜議員表示,高雄市產業多元且具發展潛能,以農業為例,108年外銷就突破1萬564公噸,除了呼籲市府持續加強外銷通路,也認為農業次級品可轉化成有價值的產品,建議參考日本公路設施道之驛的模式,輔導農民,將次級品應用在體驗活動上。

  曾梓峰教授認為高雄的翻轉必須邁向國際接軌的「大都會區域」治理模式,以橋頭科學園區為例,周邊涵蓋多所大學,是隱形的知識園區,建議市府朝城市、企業與大學加強跨域整合,達到技術、服務及產能控制,未來高雄成為智慧城市時,也能提供高端的知識服務。

  邱俊憲議員建議市府應重新調整資源配比,不該一味的押在橋頭科技園區上,希望市府能多與學界、產業界溝通,了解產業的需求。產業受到新冠肺炎影響甚鉅,當前政府所提供的措施只是救急,政府機關應加強橋接功能,協助產業走出疫情風暴,同時瞄準高雄未來發展所需,爭取重大建設的開發。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劉繼傳副處長表示,目前加工出口區也正積極轉型,朝智慧創新園區邁進,希望市府能再多思考產業轉型所面臨的營運困境,給予合適的協助,讓高雄的軟實力逐步取代硬實力。

  台灣螺絲工業同業公會蔡圖晉理事長以螺絲產業為例,雖今(109)年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但年產值仍可望達7、800億元,雖不能與高端產業相比,也仍提供許多就業機會,期盼市府多方考量製造業未來的轉型及去向,同時呼籲市府與公家銀行溝通,提供傳統產業相關補助或優惠借貸措施,讓產業能走出疫情困境。

  高雄港都上市櫃企業家協會陳光裕會長也提出建言,期盼市府交通局與中央民航局溝通,增加高雄到臺北航線的接駁班次,交通更快捷、便利,另外也希望市府將觀光亮點重新型塑、包裝,注入創新元素,讓外地客能更了解高雄的特色。此外也希望市府多給予在地中小企業支持,讓年輕人願意回流創業,朝中高端服務業發展。

  在交通層面,高雄捷運公司楊岳崑董事長認為,高雄市的交通基礎建設發展過慢,如捷運興建、鐵路地下化等,都需耗時多年,時間拉長導致受更多因素影響,呼籲市府在高雄的基礎建設上應提升效率,除了主要的重大交通建設,公車及共享單車等更待普及,以建構完善的交通路網。

  最後,李樑堅監察人建議市府應先作好市政資源及特色盤點,界定新興亮點產業發展方向,提供完整配套,積極努力招商,形成策略性目標定位,投入具體資源。同時也呼籲引進三高一低(高薪、高技術、高附加價值、低汙染)的新興產業,創造工作機會,吸引年輕人回高雄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