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走走

塵封半世紀的〈甘露水〉重現《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

文章發布日期:2022/6/23 / 高市議壇NO.76

  被外界以「臺灣的維納斯」之稱的《甘露水》,是臺灣首座女性裸體大理石雕像,歷經約半世紀的塵封以及半年的修復,在《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以下簡稱光)展覽中呈現於世人面前,不僅轟動藝術圈,更吸引大批民眾的目光,自今(111)年5月21日至9月18日從北部移師至高雄市立美術館展出,讓南部民眾也有一睹風采的機會。

  去年盛逢臺灣文化協會創立100週年,舉辦《光》展,不僅是文化界的盛事,更對回顧臺灣歷史有著重要的意義。此展由林曼麗教授擔任展覽總策畫,與周婉窈、劉柳書琴、石婉舜、蔣伯欣、陳慧先、陳允元與吳俊瑩等學者組成跨領域研究團隊,考察100年前的時空背景,將研究範圍擴延至歷史、文學、戲劇、攝影、影像、社會運動等,深入藝術家創作中隱含的人文內涵與革新精神,以多重視角回訪100年前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展覽分為「生命的恆流」、「風景的創造」、「大眾與摩登」與「自覺的現代性」四項主題,探討創作者如何從自我覺察的迸發進而書寫社會。在高美館的展出更延伸呈現1923年文協本部南遷後的深化與轉進,新增臺灣之南的文化軸線。此次提借高美館、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臺灣文學館、臺南市美術館、李石樵美術館、呂雲麟紀念美術館等館所典藏作品和文獻史料。

   其中包含高美館所藏的藝術家黃清呈於上世紀40年代所作〈頭像〉即是首件被列為重要古物的現代藝術,另有陳澄波畫作〈西湖春色(二)〉與〈紅襪裸女〉,還有李石樵鉅作〈建設〉、劉啟祥〈紅衣〉、林玉山〈木棉花〉等。此外另一項子題「影像的運動・運動的影像」也在高美館擴大展出,主要探討死亡事件、勞動主題如何被運動者作為抵抗的素材。

  而遺失了將近半世紀的〈甘露水〉更是此展的重點,其為日治時期雕刻家黃土水於1919年開始創作,1921年完成的大理石雕刻作品。此作品曾入選在帝國美術博覽會展出,他也是第一位入選此博覽會的臺灣藝術家。黃土水於1930年因勞累過度而過世後,家人將〈甘露水〉運回臺灣。1931年,臺北中山堂曾舉辦「黃土水遺作展」,〈甘露水〉也再次公開展出。爾後即下落不明。幾十年來,經過藝文界人士的努力追尋,得知〈甘露水〉被張鴻標收置於家族經營的工廠內保存,2021年張鴻標的晚輩將〈甘露水〉無償捐出交由文化部典藏,這件經典作品才得以重現在世人眼前。

  根據前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教授羊文漪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以歐洲中古世紀藝術常見的「悲憫聖母」(Virgin of Mercy)主題與〈甘露水〉作互文對照。他提到,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瑪蒂尼(Simone Martini)以蛋彩創作的〈悲憫聖母〉,該畫作中,與東方觀音形象相近的聖母瑪麗亞,正撐開了自己的蓬罩,庇護底下的芸芸眾生,畫面構圖與〈甘露水〉相當肖似。與文藝復興畫家波堤切利(Sandro Botticelli)的經典作品《維納斯的誕生》相似以及「蛤蠣精」一說,這兩種觀點是不同的。

  羊文漪也從裸女身後的蚌殼與腳邊的貽貝,扣合著臺灣海島的地理環境。神情好似沉浸在天降甘霖之中的女神,從海中抬升且甦醒,認為神格化的裸女,應暗喻「臺灣」,〈甘露水〉應解讀作:「臺灣,在神明庇佑下,自海洋崛起」。

  靜靜地佇立在〈甘露水〉面前,不僅會為其美感所觸動,感佩藝術家的創作,更為其代表的臺灣寓意感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