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走走

刺青不只潮流也是藝術

文章發布日期:2019/10/24 / 高市議壇NO.44

  「刺青」一詞時常被貼上非主流的標籤,甚至在舊有觀念中,刺青似乎容易與複雜的人生背景有所聯想。其實刺青是一項隨著人類文明演進的藝術,也屬於源遠流長的習俗,在歐洲、亞洲、非洲、美洲及大洋洲等世界各地都能探見刺青的蹤跡。透過高雄市立美術館與法國凱布朗利博物館合作的「TATTOO 刺青—身之印」展覽,了解各種刺青風格的發展,探索刺青世界。

  此次展出共超過200件作品,從人類文化發展之視角展現刺青的世界史,並循著空間的橫軸,除了透過照片及歷史文物的展現外,凱布朗利博物館更邀請超過20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刺青大師,例如廷-廷(Tin-Tin)、参代目彫優師(Horiyoshi III)、菲力浦‧路(Filip Leu)、傑克‧魯迪(Jack Rudy)、謝德‧勒黒(Xed LeHead)等,使用電動刺青機或傳統手工工具,將其設計描繪在畫布上或紋在矽膠模型上。這樣的呈現方式,不僅能更真實展現刺青在人體上的視覺感受,讓作品的真實度更高。

  此外,也有刺青師運用不同創作方式,將作品展現於畫布上,刺青藝術家阿歷克斯‧賓尼(Alex Binnie)因著迷非洲文化,將不同地區的刺青風格納入作品中,美國的老鷹、日本浮世繪的海浪及部落圖騰結合,以版畫拓印創作,藍白相間的圖樣,也有剪紙工藝的錯覺。

  此次特展也特別加入台灣展區,讓人可一窺台灣藝術家與紋身師的作品,認識台灣刺青的多元風貌。高斌老師擅長將傳說故事中的角色與台灣的建築、景色結合,驚濤駭浪中的龍龜後方卻是壯闊的佛光山與夕陽晚霞,整體畫面卻相當融合且具有立體感,彷彿龍龜正要從畫中走出;楊金祥老師擅長黑白風格,寫實的佛祖像搭配僅有線條呈現的觀音,不但不突兀,更有寧靜祥和之感。

  最後的展區,更以監獄的柵門展示俄國古拉格監獄刺青,風格粗放且有自成一派的字體,所刺上的圖樣也有特殊象徵,像是囚犯眼角的淚滴刺青,一滴代表殺過一個人,刺青也象徵著一個人的罪行與在監獄內的位階。

  特展描繪了刺青在世界各地隨著時代與社會演變的多重樣貌,其實刺青不僅僅只是身上的印記,也是一種技術的呈現、身份的認同與識別,更可以代表信仰。而人體就像一張畫布,藉由刺青,讓生活經歷得以刻畫下來。

  「TATTOO 刺青—身之印」展期到2020年2月9日止,建議可挑選下午14時進場,藉由導覽人員的解說,更進一步了解作品背後的故事,透過這樣的互動,顛覆觀眾對於刺青既有的印象。

 

特展中充滿宗教意味的作品為楊金祥老師的創作(左圖),另部落傳統刺青的道具滿足觀賞者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