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走走

防疫期間在家看展

文章發布日期:2021/6/23 / 高市議壇NO.64

  國內疫情嚴峻的情況下,大家待在家中的時間增多,原本的戶外活動安排也被打亂,雖然只能宅在家,不出門也能透過觀賞線上展覽,欣賞藝術的不同面貌,也能讓閒暇時間更為充實。

  之前曾介紹過的高雄市立美術館線上展覽,近期也增加了新的內容,像是2021高雄獎、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以及防疫主題藝術線上展等,都呈現於高美館網站上。

  在新冠肺炎疫情不安的氣氛下,人們生活方式及心理狀態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變。高美館在「防疫不妨藝」的角度之下,特別邀請藝術家們,以線上形式分享近年以及在疫情期間的防疫主題創作,讓觀眾在疫情緊繃的期間,能透過作品,獲得撫慰。

  其中,黃法誠的「敵不動 我不動」,將疫情期間的緊張感,以人站在充氣球上深怕掉落的幽默方式呈現,紀錄這段戴口罩、勤噴酒精消毒雙手的日常感受。周珠旺的「石敢當」,拍攝媽媽在疫情尚為爆發前,於花蓮東海岸邊,以海邊石頭堆砌出一疊又一疊的石敢當,在祈求風調雨順的同時,也獲得了心理的平靜。

  2021 TAKAO.台客.南方HUE:李俊賢,展期從今年的5月8日至9月12日,因為疫情影響而無法到現場觀賞,不防先在網站一睹為快,看看李俊賢眼中的高雄、臺灣文化與我們的認知有什麼不同?待未來疫情解封後,可再前往高美館現場觀賞,更為真實與貼近。

  除了高雄市立美術館外,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的網站中,也有印象高雄線上展(畫框裡的風景)可觀看,展出了從19世紀末迄今的高雄景致,讓民眾能由攝影家、版畫家及畫家的鏡頭或彩筆,看見高雄不同時期的面貌,捕捉剎那的美麗。

  利用偏光鏡展示手法,讓藝術家眼中不同時期的高雄風光能完整呈現在觀眾眼前,展出的作品不僅跨年代也跨媒材,像是高雄港在攝影家與畫家的眼下皆有不同樣貌;從廖繼春的筆下,可見1931年的高雄車站前,有著椰子樹與噴水池的景色;蔡水林以月夜,描繪月世界的惡地地形奇景,在布滿深藍與褐色調的畫面中,更顯出月光的皎潔。綜上畫作可見到海港、鄉野、古厝、工廠到群山等,多變的高雄地景意象,觀看後,能對高雄有更深入的了解及更鮮明的印象。

  另外,位於鳳山區中華街觀光夜市巷弄內的迷路鬆餅,因為疫情緣故,只能外帶無法內用,近期原定要在店內展出的阿古原玩氈「八仙x南遊記」羊毛氈展覽,也無法開放客人入內參觀,相當可惜。但為了支持藝術家並讓客人在疫情期間也能欣賞到羊毛氈作品,老闆自學軟體,將店內空間數位化,成為線上展示空間,讓客人待在家中使用手機也能輕鬆看展。原本在廟宇或書籍中才能見到的八仙神話及民間傳說,經過作者的巧手而立體化,跳脫寫實,更添加趣味性,兼具寓教於樂,適合親子在家中觀賞。

  疫情尚未緩解之際,外帶一份鬆餅回家,搭配線上看展,不同以往的體驗,也能讓心情適當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