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走走

沉浸於環景劇場和VR中 體驗大高雄歷史

文章發布日期:2020/9/24 / 高市議壇NO.55

  跟著一群六龜的幼稚園小朋友踏入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轉進9月份的新展―「大高雄歷史常設展」的空間,小朋友們對於主題中的「印象高雄」以偏光鏡呈現典藏老照片的開場興趣不大,一看到「歷史高雄」的動畫便活力十足,一會兒跟著高雄港的大船跑,一會兒追著發出鳴笛聲的火車,在環景劇場前追逐,高雄過往的歷史與這新一代的高雄子弟無形中連結在一起。

  今(109)年是「打狗」更名為「高雄」百週年,1920年9月1日「打狗」正式更名為「高雄」,因此史博館也選擇9月1日為此展揭開序幕。「大高雄歷史常設展」第一階段主題「科技‧高雄」,分為「印象高雄」、「歷史高雄」、「數字高雄」三大展區。其中「歷史高雄」主題則歷時2年,打造20米寬沉浸式環景劇場,在將近10分鐘的歷史動畫中,貫穿「百年地景」、「史前時代」、「鄭氏王朝」、「清代」、「日本時代」、「民國時期」、「當代高雄」等橋段,身歷其境,認識高雄的歷史縱深、成長與蛻變。

  而「數字高雄」以多媒體互動與抽取式學習卡認識高雄,觸控城市大螢幕上任何一棟建築或物體,呈現簡短的介紹文字,強調動動手,一起發現高雄之最。

  隔壁展區是「幕後之眼」高雄史VR劇場體驗,有別於以往歷史文本的扁平式書寫推出本展,透過當代虛擬實境技術VR,帶領觀眾以全新的視覺體驗進入歷史現場。

  戴上VR顯示器的瞬間,觀眾將化身為時間的旅人,從古老的荖濃溪谷出發、窺見哈瑪星市街百年前的繁華、一起經歷空襲來犯的無助與失措、再到戰後高雄的浴火重生,近距離感受城市的脈動。

  展區內呈列VR的場景其畫面考究來自於哪些圖片,例如動畫開場帶領觀賞者回到遙遠的森林國度,穿越溪谷,則是重現約翰.湯姆生所攝作品「荖濃與甲仙埔間的山溪」場景,而此圖片是湯姆生遇見一群正在捕魚的平埔族人,熱情地接待他們留宿。

  此外也說明製作的過程,如製作3D模型時,從發想到草圖然後決定材質感,接著畫3D草圖再來是定稿上色最後為成品的基本流程,由於製作內容屬於真實歷史背景,因此在發想與製作過程中,需先大量搜尋時代背景資料、影像、書籍等作為草圖與材料設定的根據。製作中也需要與相關領域的專家反覆討論確認,反覆著墨這些細節的史實正確性,是此VR的一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