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議長序

極端氣候下 高雄防洪務必再升級

文章發布日期:2018/9/27 / 高市議壇NO.31

  高雄市8月23日下起強降雨,最大時雨量111毫米,在高雄造成880公頃淹水面積,儘管雨停市區積淹水立即消退,但在道路上留下許多坑洞,造成民眾生活的不便,且仍有許多偏鄉地區淹水情形嚴重,曝露出高雄防洪、防災的弱點所在,也讓府、會看到未來前瞻建設治水的目標,在持續推動治水工程,因應極端氣候下,強降雨頻率大增的問題。

  高雄這10年來,從97年到107年經歷了4次超過一百年才發生一次的強降雨災害,包括98莫拉克風災、99凡那比風災、105梅姬颱風,以及此次豪雨等天然災害。高雄這些年來一直在檢討、整備如何面對極端氣候,並採取了上游保水、中游滯洪、下游排洪的總合治水策略,目前全市共計13座滯洪池,總滯洪量296萬噸。雖然仍有許多地勢低漥區淹水,但從客觀數字觀察,這次西南氣流的強降雨,已比凡那比颱風當時減少了8倍的淹水面積,且大多是偏郊低窪區,包括岡山潭底地區、永安新港里,以及部分林園大寮等區域,因此可以很清楚看出未來治水策略重點應著重在偏郊積淹水區的區域排水整治工程。

  根據市府統計,中央自95年至108年合計編列給高雄市「易淹水地區」專案等治水預算,約有212.8億元,遠不及台北地區的上千億元治水預算;治水工程攸關民眾身家性命,我們全力支持市府向中央爭取治水經費,由市府做好全盤規劃、全力推動。這次中央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中,高雄市政府再從水利署、營建署爭取到26億元補助,持續推動相關治水工程。

  此外,針對107年0823及0828兩次的南部大豪雨,高雄市預計要再向中央爭取約57.8億元辦理排水整治、抽水機及興建滯洪池等經費,也包括大寮排水、林園排水等後續工程在內。這57億元相較於台北市上千億元治水預算,可說是九牛一毛,卻是地方人民的「救命錢」,中央應重視地方民意,不能再有打折扣的情事發生。

  面對極端性氣候下,高度不確定性的短時強降雨,市府應持續檢討防洪排水弱點地區,針對瓶頸段提出整治策略,我們也認為策略上要再加把勁,這次13座滯洪池發揮強大滯洪功效,無庸置疑,但仍需持續檢討,確保高雄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此外,在地球逐漸暖化下,全球降雨量集中,雨後也造成普遍的道路損害,政府應思考,如何改善道路路面品質,提升道路鋪設標準,以及道路下方的箱涵管線耐受標準,以維護民眾通行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