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與產業是地方發展兩大動脈,快速而便捷的交通,妥適的產業園區規劃,才會產生加乘的效果。
520新政府上台後,高雄市在前瞻基礎建設上得到中央的支持,可望獲得900多億元的經費挹注,但不諱言的是,高雄市本身得負擔非自償、自償及用地經費等777億元經費,負擔比率高達44%,無疑將更加擴大高雄市的財政問題,使得每位市民的平均負債10萬元,恐將在十年後爆增為20萬元,盼市府比照捷運紅、橘兩線自籌經費模式,向中央爭取將44%的地方自籌款比例調降為21%,以搶救高雄財政「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命運。
比起台北、新北兩市,高雄的軌道建設遠遠落後,即使前瞻基礎建設涵蓋了路竹延伸線和黃線捷運兩項大眾運輸系統,但整體而言,高雄的交通建設仍有許多缺口,如人口數比路竹延伸線更多的小港、林園延伸線,迄今只聞樓梯響,卻未納入前瞻基礎建設,而規劃中的輕軌亦無法符合未來與捷運紅線無縫接軌的期待,仍必須透過轉乘,如同視林園民眾為二等公民。
另在道路運輸系統上,也常出現不少亂流,亟需改善。例如,國道1號鼎金交流道不僅應拓寬,更重要的是應提早分流,才不會造成上、下交流道車輛的擁塞;而國道7號的開闢,歷經多年依然爭議不休。
但無論是小港林園延伸線的興建或國道7號的開闢,市政府都必須正視,因這兩大交通動脈,涵蓋服務林園石化及大發等兩工業區的眾多人潮,必須及早動工興建,愈晚著手,建造成本勢將逐年墊高,今天不做,明天後悔,重大交通建設儘早推動,勢在必行。
縣市合併7年了,市政府在建設比例的配重上,仍傾斜於原高雄市區域,重大公共工程也多集中蛋黃區。原高雄縣的偏鄉區域,有相當的疏離感,不管在基礎工程建設或重點觀光建設,期待市政府再加把勁,投注資源與心力,加速消弭長期的縣市差距。
此外,產業園區的開發也要因地制宜,以新近開闢的和發園區為例,獨厚大企業的規劃,而缺乏100-500坪數可容納地方為數眾多的中小企業及工廠所需之作法,不僅無法改善農地非法興建工廠的情況,也對該園區的招商造成阻礙,盼望市政府能亡羊補牢,積極尋求解套方法,讓中小企業有合法進駐的一席之地,與大企業一起發展經濟,共同創造在地民眾就業機會。
2023 © All Rights Reserved. 高市議壇電子期刊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