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議員姓名:李喬如
  • 第6選區:鼓山區 │ 鹽埕區 │ 旗津區
  • 服務處:高雄市鼓山區九如四路1012號
  • 議員頻道

憂傳產工作斷鏈嚴重 李喬如盼市府提對策

鼓山區 │ 鹽埕區 │ 旗津區
文章發布日期:2021/7/23 / 高市議壇NO.65

  全球疫情延燒,臺灣也因疫情進入社區傳染而衝擊到國人的生命、健康與生計,尤其三級警戒更大大衝擊民生經濟,而隨著中央與地方防疫措施的執行與人民自律,讓臺灣疫情漸漸趨緩,疫苗施打的普及率提高也為遭受重創的經濟帶來一絲希望。要重振經濟,缺工的問題勢必要解決,李喬如議員關注傳產技術工作斷鏈現象,尤其因國際疫情嚴峻的情況下,減少外籍移工來台,更加突顯部分傳統產業斷鏈、缺工的嚴重性。

  李議員表示,勞工是國家經濟命脈最基本的支撐動力,如今全國邁向智慧城市、5G等數位科技方向發展,這當然是一個好現象,不過她也提到,臺灣的經濟多數是靠傳產的技術撐起,但這些曾經支撐國家經濟命脈的傳統產業,難以透過數位轉型而提升發展,例如土木模板工、車床工、油漆工、照護人員等等。

  產業難以升級,而年輕的新血又不願投入,傳產技術工作嚴重斷鏈的狀況令李議員感到憂心,她認為是價值上的偏差導致斷鏈現象,這是地方政府的危機,更是國家的危機。李議員舉例,她前一陣子因為生病必須聘請看護工,結果卻來了一位65歲的大姊擔任看護工作,「我怎麼敢請一個65歲的大姐頭來照顧我,我不敢」。建築業斷鏈狀況也相當嚴重,李議員說徵板模工日薪已經喊到4,000到5,000元卻依然找不到工,現在都只剩年老的模板工支撐,但能做多少場?年輕人不要做,斷鏈了怎麼辦?這是國家要面對的問題。

  李議員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不知道延燒到何時,在外籍移工無法來臺以及年輕人力不投入建築產業的情況下,有許多民宅興建修繕工程都停擺了。然而她也指出年輕人不願從事的原因在於教育的過程未能提供年輕人良好的工作待遇及工作環境,建立社會責任、國家價值的觀念,在南臺灣太陽如此炙熱的環境下,要年輕人在戶外工作更是難上加難。李議員表示,臺灣要強,不能單靠移工的付出,必須要靠臺灣勞工國家才會強,而每一個職業都是國家的每一根支柱。她也呼籲市府想出對策提高年輕人進入產業的誘因,並且積極向中央爭取資源來解決問題。

 

疫情下,更加凸顯營建工地缺工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