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元旦,德國創下全國用電100%來自再生能源的紀錄,預計年底將提出汰除燃煤發電計畫,目標在2025年前將電力中的再生能源占比從2017年33%調高至45%-55%。李順進議員指出,臺灣的能源政策面臨危機,不僅再生能源發展慢半拍,還要重啟除役10年的深澳火力發電廠。台電的重啟燃煤政策,不僅讓臺灣與目前國際抗空污暖化的趨勢背道而馳,也為高雄臨海工業區很多工廠作了最壞的示範,讓所有的企業走回頭路。
李議員表示,曾接獲在臨海工業區上班的民眾檢舉,工業區內有部份工廠因政策性限電因素,仿效台電燃煤、燒油發電,其中也包括國營事業的子公司。甚至有工廠為了省電、省燃料加燒廢輪胎;他強烈要求環保局主動稽查、嚴格把關,絶不能從寬發落。空氣污染防制費(空污費)至今已徵收22年,高雄空氣污染仍成眾矢之的,李議員比喻空污費如同遮羞布,直指工廠認為只要繳錢就可偷放,是高雄空污愈趨嚴重的原因。
對於傳統空氣品質監測站不足、設施老舊及稽查人力不足的問題,李議員提到環保署已在桃園觀音工業區啟動空氣品質感測物聯網,全額補助普設100個感測點。今年起空污防治法加嚴標準,預估環保署的空污費在台電、中油、中鋼等國營企業貢獻下會進帳12億元。他力促市府極力向中央爭取讓高雄市三大工業區比照辦理,讓稽查工作透過智慧監測,掌握廠區內排放狀況,幫助稽查人員在稽核前能針對各原料、製程等污染特性交叉比對,發揮事半功倍之效;民眾也能從大數據即時瞭解空氣品質現況,戴口罩作好自我防護。
對於市府先規劃「循環經濟園區」再提遷村作法,李議員再次呼籲市府不能向污染投降,應端出改善環境的良方,在污染無法管制下,現有1、2萬居民的未來可想而知。李議員認為,大林蒲遷村案不只是遷村問題,要以產業政策看待,一旦政策不改,工業污染未解套,小港、大寮、林園、仁武等區域就會有遷不完的村。他表示經濟發展與工業污染雖是兩難問題,但不見得完全對立,要求市府有所作為,締造居民、工業、城市三贏的局面。
針對嚴重的高雄空污問題,李順進議員認為市府應提出改善環境的良方。(圖片來源:李順進議員服務處提供)
2023 © All Rights Reserved. 高市議壇電子期刊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