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議員姓名:黃文志
  • 第4選區:楠梓區 │ 左營區
  • 服務處:高雄市楠梓區後勁南路7巷17號
  • 議員頻道

一人一點心力 黃文志關心受虐兒

楠梓區 │ 左營區
文章發布日期:2020/5/26 / 高市議壇NO.51

  根據衛福部統計臺灣每年將近有9,000名兒童或青少年受到身體、精神、性、疏忽等不當對待。民國106年疑遭受不當對待的兒童少年保護通報案件有5萬9,912件,108年更創下歷史新高達到7萬3,973件,平均不到10分鐘就會發生1件。另外每年重大的虐童致死案約20件,其中7成施虐者來自親生父母,多達9成受虐童則大都不到6歲。

  受虐案件逐漸增加,家扶基金會於日前4月27日全國兒童保護日當天在網路發起「我看見疼痛 你重現笑容」的擊退兒虐活動,而同樣身為人父的黃文志議員聽聞後馬上跟進響應。

  黃議員表示,今年元旦在臺中沙鹿發生一起悲劇,一名才1歲4個月大的邱姓女嬰,長期遭父母虐待,包括被父親打屁股打到尿布破裂、母親捏耳朵致使雙耳殼有傷、拿熱熔膠條毆打等,最後甚至遭生父拋摔導致顱內出血和腦幹受損等,搶救7天仍不幸喪命,這樣的兒虐案件層出不窮真的讓人很傷心。

  臺灣長期以來「不打不成器」、「棒下出孝子」的觀念就像集體潛意識普遍存在一般人心中,頂著「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很多家長都認為「打孩子是為他們好、天經地義!」,甚至覺得不修理還會被誤認為過度放縱、寵愛。但「扁」完小孩真的就有效嗎?而且在如此氛圍的社會中,很多民眾看到兒童被虐也大多抱持著別人家的孩子不需要雞婆的心態而選擇沉默以對,無形中讓施虐者更加肆無忌憚。

  臺灣早在民國62年就制定《兒童福利法》,100年進一步完成修正《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但近年虐兒案件卻不減反增,顯然現有的法規制度和社會共識依舊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間。尤其在衛福部的統計中,108年兒童少年保護通報來源「鄰居及社會人士」僅占3.4%,黃議員非常希望所有民眾能夠正視這個問題,一人一點心力協助所有的受虐兒走出傷痛。

  黃議員同時也呼籲因為防疫期間很多家庭無法正常外出活動與維持既往收入,雖然親子共處的時間增加了,但同樣也會提高兒童受虐的機率,照顧者可參考快樂親子五步驟─「不、閉、打、小、孩」,也就是「不」要生氣、「閉」上眼睛、「打」給家扶0800-078585、「小」孩抱抱、「孩」要大笑等五大原則,相信一定能有助於情緒解壓與緩和,促進親子關係的正向發展。

 

關心受虐童的黃文志議員,在網路響應「我看見疼痛 你重現笑容」的擊退兒虐活動。(圖片來源:黃文志議員服務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