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議員姓名:吳益政
  • 第8選區:前金區 │ 新興區 │ 苓雅區
  • 服務處:高雄市前金區中正四路173號
  • 議員頻道

吳益政提出改善道路透水鋪面 回應氣候變遷趨勢

前金區 │ 新興區 │ 苓雅區
文章發布日期:2019/7/24 / 高市議壇NO.41

  台灣四面環海,入夏之後氣候炎熱,西南氣流和颱風往往又帶來豐沛雨量,近年極端氣候下,短時強降雨亦會引發水患,因此水資源的韌性調度一直是重要課題。吳益政議員長期關心環境及空汙議題,提出「循環城市」的概念,期待市府跨局處攜手打造永續環境,將道路鋪面全面調整為透水鋪面,即使有強降雨也能快速被地表吸收,減少積淹水機會,相關技術還能創造出新一波的循環經濟。

  六月間長達一個月的雨季,高雄市不少剛剛鋪設好的路面再度出現許多坑坑洞洞。吳議員指出,在極端氣候下,全球所有城市在做的就是兩件事,一是溫室氣體空汙減量;二是城市要怎麼去適應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以城市排水、滯洪為例,水利局要做的是上位的水環境計畫,但相關的建設及落實,需要地政局、工務局及都發局等所有介面一起整合。

  吳議員指出,高雄除了已開發的舊市區,還有許許多多臨海、低漥以及新的待開發地區,要如何在持續發展過程,建構起安全的韌性城市?吳議員認為,與其投注在大規模的排水及滯洪池設施,市府應該動起來,將所有城市馬路、人行道、重劃區改為透水性鋪面,增加城市的排水量,以回應整個氣候變遷的趨勢。

  「不要再試辦而已,要趕快做,可以做就往前做,一直往前做。」吳議員指出,市府過去也曾經利用中鋼或環保局的爐渣作為素材,在若干道路試辦排水鋪面,所以他相信技術不是問題,而是有沒有決心去做。吳議員指出,英國 1940 年代機場跑道就開始鋪設透水材料,1970年代日本發現透水性鋪面具有防災及生態之功能,1980年代日本將透水性鋪面全部用於全國人行道,1989 年日本把透水性鋪面列入「都市防洪政策」項目,反觀台灣2000 年水利署才正式推動透水性鋪面工法,才剛開始研究工法。

  吳議員表示,要把高雄打造成防災的海綿城市,就要趕快做,包括以後的低窪地區、臨海地區、大型開發案、新社區都應要求做透水鋪面,人行道、馬路等全部要做透水。吳議員希望市府以「循環城市」為概念,針對包括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及新開發地區,除了停車需求、交通衝擊以外,同時要考量未來環境對發展地區的衝擊,相關建設也必須重新規範。

 

吳益政議員(右2)督促市府將道路全面採用透水鋪面,因應氣候變遷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