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議員姓名:蕭永達
  • 第8選區:前金區 │ 新興區 │ 苓雅區
  • 服務處:高雄市苓雅區光華一路201號
  • 議員頻道

蕭永達:滯洪池成效不應被抹滅輕視

前金區 │ 新興區 │ 苓雅區
文章發布日期:2018/9/27 / 高市議壇NO.31

  8月23日因受熱帶低氣壓的影響,南台灣發生瞬間豪大雨,高雄多處低窪地區積水、萬餘戶民宅淹水,又值選舉期間,許多輿論紛紛抨擊高雄市政府治水無方,過去12年所蓋的13座滯洪池毫無作用。對此蕭永達議員表示,這次的水災滯洪池確實發揮該有的效果,然而豪大雨的程度超乎想像,造成多處地區淹水,但不能因噎廢食漠視滯洪池的功勞。

  市府在過去12年來總共花了303億元從事防治水患,其中235億元是治水工程,而68億元則是蓋了15座滯洪池。在這15座滯洪池中已經運作的有13座,總蓄洪量將近300萬噸。823水災由於雨量太過於驚人,這些滯洪池的蓄水滯洪率平均高達90%以上,其中寶業里、山仔頂、本安等多處滯洪池更是達到滯洪率百分之百的滿水位,也因此才會擋不住溢流造成周邊低窪地區淹水。

  蕭議員表示,滯洪池的理念就是先做到減緩雨水與洪災的直接衝擊,並在最短的時間,恢復各種生活機能,這是非常先進、有效率的防洪措施,即便前新加坡總理李光耀也曾說過「地球暖化,新加坡首當其衝,而新加坡要完全不淹水,必須將二分之一的道路拆除做滯洪溝渠來滯洪」,可見興建滯洪池絕對是正確的方向。

  在這一次的水災之中,凡是淹水地區幾乎都在雨歇之後的半小時內快速退去,證明這些滯洪池確實發揮「在最短的時間恢復各種生活機能」的目的。對照花了上千億元的台北市面對這種雨量一樣免不了嚴重淹水,假使高雄市沒有這300億元的治水工程、沒有這些滯洪池,很難想像會變成什麼樣子。

  近幾年全球因為氣候暖化各地都出現50年、百年,甚至數百年一遇的豪大雨災情,面對這種氣候造成部分地區淹水勢難避免,因此,用積水消退的速度來檢驗治水成效才是最符合治水工程的邏輯。面對極端氣候,政治人物最重要的就是要與市民團結一致抗災,若只顧見獵心喜、幸災樂禍,準備發水難政治財,那是冷血政客的選舉言論,市民要的是安穩的生活,水患應當被檢討,但檢視的是需要補強之處,而不是為達目的糟蹋對民眾有利的建設。

 

滯洪池在最短時間內可以先減緩雨水與洪災的直接衝擊,有其存在的必要性。